中新網山東新聞8月18日電 (唐小雅)2017年以來,山東財政衛生健康支出達5493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,同比增長67.1%;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“十八連漲”。匯聚線上線下資源,山東提出精準對接需求和供給,為老年人提供“菜單式”就近便捷養老服務,打造“沒有圍墻的養老院”。
記者8月18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。自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,該省一般公共預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計達到4.7萬億元,年均增長6%,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80%左右。
據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介紹,2021年,該省醫療衛生機構總數、床位數分別較2016年增長11.2%和24.2%,居民和職工醫保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%和80%左右。2022年,該省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,基本公共服務人均經費標準提高到84元。
作為老年人口大省,截至2020年底,山東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200萬。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志毅表示,為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,“十四五”期間,該省民政部門建立健全覆蓋城鄉、分布均衡、功能完善的縣、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、家庭四級養老服務設施網絡,保證縣級層面,至少建有1處以失能特困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敬老院,并且聚焦失能老人、失智老人等各類老年人的養老需求,增加機構養老服務供給。預計2025年底前,該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0%以上。
記者現場了解到,為加大創新,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,山東民政部門還以專業養老機構為主體,一體托管鄉鎮(街道)綜合養老服務中心、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,發展“家庭養老床位”,推動專業養老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。
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李士功提到,在建立多層次、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方面,截至2022年6月底,該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人數分別達到3293.3萬人,比黨的十八大前增加1230.1萬人。目前,該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超過3100元。截至2021年底,該省共有6090個企業建立企業年金計劃,參加職工人數達到106.63萬人,年金(包含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)基金規模達到1840億元。
此外,今年,山東省直單位日常公用經費標準繼續壓減20%,騰出資金投向重點民生領域,其中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資金增長12%。該省支持開展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結算,18個統籌區全部接入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結算網絡,比國家要求提前5個月完成統籌區全覆蓋,開通跨省門診慢特病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275家,實現136個縣(市、區)全覆蓋。
2017年以來,山東財政教育支出1.23萬億元,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連續10年超過20%,每年新增城鎮就業120萬人以上,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保持在85%以上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.5%以內,實現財政住房保障支出1690億元,財政社會救助支出701億元。2022年,該省城鄉低保對象等九類困難群眾救助標準較2016年底提高75%以上。(完)